2005年,年僅18歲的王賀徽初次走進獻血車后,便與無償獻血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18年里,王賀徽無償獻血次數115次,累計換算全血45600毫升。長年累月間,今年37歲的王賀徽早已經把獻血當成了一種習慣,也為他本次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獻血是剛滿18歲高中畢業的時候,和好友相約去中心廣場游玩,偶然路過流動愛心獻血車,青春年少的我們在血站工作人員的鼓勵下勇敢的挽起袖管。”王賀徽回憶起第一次獻血的場景仍記憶猶新。“當時我們在好奇和激動的情緒下完成了第一次獻血400毫升,聽上去很多,其實只有一小袋,當知道自己的血液能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心里滿滿的自豪感。
當初血氣方剛的沖動早已化為一種信念和堅持,為了達到獻血要求的健康狀態,我常年堅持跑步、打籃球等有氧運動,注意清淡飲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現在自己更多的是將獻血視為一份自己應盡的義務。“獻血對我來說并不是什么壯舉,個人認為獻血只不過是一個健康人用自己可以再生的血液去挽救那些急需輸血救治的病人。”這是王賀徽捐獻血小板的初衷,也是他成為固定血小板捐獻者的理由。
“通過獻血,我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一起為了公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賀徽以他的實際行動去感染并帶動周邊更多的朋友一起參加獻血,共同為生命種下希望的種子。王賀徽不僅獻全血,而且已成功轉戰成為忠實的血小板捐獻者。他經常多次自告奮勇捐獻血小板,他表示要趁著自己還年輕,希望能多行善,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盡他所能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因為執著堅守的獻血行為,王賀徽先后拿到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金獎證書。面對榮譽,他坦言,對于獻血者來說,榮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可能幫助更多的人,為他人、為社會獻一份愛心,貢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