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本月發布《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稱《公報》),文件中關于我國2021年無償獻血的統計數據也得到了權威的發布!
《公報》中,我國的千人口獻血率達到了12!這樣的一個喜人數據,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獻血救人的公益事業正在向上向好的趨勢發展!
一、2021年我國獻血率突破12‰
在《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2021年,千人口獻血率2‰。
翻看近五年的《公報》,我國的獻血率在2017年是接近11‰,在2018年到2019年是11.2‰,在2020年是11.1‰,而時間來到2021年,我國的獻血率突破了12‰。
要知道,在1998年,我國開始施行無償獻血政策的時候,我國的千人口獻血率僅為4.8‰,在24年間,無償獻血的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加入!
雖然我國 2021 年千人口獻血率上升到 12,但是這樣的獻血率與部分中高收入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高收入國家的千人獻血率 31.5,中上收入國家為 16.4)。[數據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網]。
二、2021 年無償獻血人次突破 1600 萬
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全國獻血人次由2012年的1225.6萬增長至2021年的1674.5萬,漲幅達37%。
我們也將我國近五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進行了統計,可以看出,即使在疫情的影響下,2021年的無償獻血人次數也得到了很大的漲幅。
2021年全年采血量達到2855.9萬單位,同比2020年增長8%,創造了血液采集年增長率歷史新高。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2022年1—5月,全國無償獻血人次數達到675.2萬,獻血量1173.1萬單位,較2021年同期分別增長2.5%和3.2%。
如今,越來越多的適齡公民參與到無償獻血活動中來,從1998年至今我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累計表彰180萬人次。
雖然我們的獻血人次和采血總量得到了突破性的進展,但是隨著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醫療需求釋放和人均預期壽命延長,我國臨床用血需求也在進一步增加,所以,呼吁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救人的隊伍中來,讓獻血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顯得尤為重要。
人均預期壽命提至78.2歲
在《2021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我國居民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20年的77.93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孕產婦死亡率和嬰兒死亡率均有下降。
圖片來源:央視
同時,我國的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也在持續增加。2021年末,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030935個,比上年增加8013個;衛生人員隊伍也不斷壯大,2021年末,衛生人員總數1398.3萬人,比上年增加50.8萬人(增長3.8%)。
在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繼續增加的同時,醫療服務量也顯著增加。2021年,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84.7億,比上年增加7.3億人次(增長9.4%)。居民平均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6.0次。
圖片來源:央視13
所以,隨著我國人口逐漸老齡化,就醫資源逐漸擴大化,無償獻血在挽救生命的意義就越大。
要知道,我國每年會有4.5萬的白血病患兒、457萬的癌癥患者、21萬心外科急需手術的患者...這些急需輸血治療的患者人數還會持續加大。
通過國家的權威數據,我們很欣喜的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到挽救獻血的救人隊伍中來。
但我們也應該正確的審視,血液對于我們這個人口超14億的大國而言,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挽袖獻血,越來越多的病患才能得到救治,也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獻血救人看成人人可為的事,將獻血作為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種,我們生活的城市才會充滿溫暖和陽光!